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字号:   

原来这些“老物件”,承载着玉佛禅寺的百年历史!_知乎_

浏览次数:1770 日期:2022-04-15 10:09:05

缘 起““””国庆中秋长假之中玉佛禅寺又迎来了十方游人礼佛上香,共结善缘诸佛菩萨庄严宝相,令人驻足瞻礼此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?值此长假期间上海玉佛禅寺推出“云游寺院”系列带你从佛像、建筑、文物等方面感受佛教寺院的禅意与底蕴

老物件

““””

众所周知,玉佛禅寺因玉佛而得名。作为镇寺之宝的玉佛不仅承载着玉佛禅寺的历史,寺院中的乾隆大藏经、万年宝鼎、雕花供桌、九龙戏珠诗碑宝幢、达摩祖师像等老物件更是承载着玉佛禅寺的百年历史与时代变迁。

现在,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玉佛老物件的风采吧。乾隆大藏经《大藏经》是中国佛教经典总集。自宋太祖开宝四年汇集初刻后屡经战乱、逐渐散失,并且演化出多个不同版本。直到清朝雍正皇帝降旨整编,乾隆三年(1738年)完成经板雕刻,共收录七千余卷经书,被称为《乾隆大藏经》,简称《龙藏》。一百多年前,上海玉佛禅寺第二任方丈本照法师,进京请得清乾隆版《龙藏》一部。此版总计印刷不到200部,历经百余年的战乱与浩劫后,此版本的《龙藏》存在于世间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。在历任方丈和僧人的守护下,这部《龙藏》与玉佛禅寺的玉佛一样,见证了玉佛禅寺的百年风雨,也同时成为了玉佛禅寺的镇寺之宝之一。目前《龙藏》供奉在玉佛殿玉佛圣像的两侧,收藏于藏经柜的木制经匣之中。按照传统的千字文顺序,一部部经书整齐排列。对于一切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典,我们皆要恭敬供养,特别在这个末法时代,能供养三宝之一的经典法本是非常殊胜的事情,所以我们更要如法恭敬经典。▽ 旋转手机,观看全图《普贤行愿品》云: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一座寺院供养一部完整的大藏经,对弘法利生作用是非常大的,因此大藏经也被每一座寺院和佛子所珍视。万年宝鼎鼎在佛教中是焚香的容器。鼎之三足寓意佛教三宝佛 、法 、僧三宝具足,也可代表戒 、定 、慧三无漏学。佛教认为,立鼎佛门可以积功德、种善根、驱邪魔、增福慧。万年宝鼎是由玉佛寺第四任住持大杲法师(即可成法师)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敬募而来。雕花供桌位于寺院大雄宝殿内的供桌由金丝楠木制成。桌身之上刻有鲜花祥云,奔鹿飞龙,更有天女散花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、刘海戏金蟾等诸多典故。桌身轻巧坚固,耐腐蚀,桌上刻画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,于庄严中透着一分真趣。九龙戏珠诗碑宝幢寺院伽蓝殿前有一尊高2米,宽66厘米的大型青铜铸件,名曰九龙戏珠诗碑宝幢。宝幢顶部有九瓣朝天莲花,每瓣莲花上都有一条螭龙。莲花与九龙象征着佛弟子对三宝的恭敬:相传悉达多太子诞生后周行七步,步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”的宣言。于是大地为之震动,九龙吐水为之沐浴。九龙之间还悬有一面大圆镜,象征佛陀四种智慧中的“大圆镜智”。也就是说佛陀的智慧就像一面大圆镜清清净净,远离尘染可以如实映现一切法洞彻内外,无不明了。这面明镜可以上下翻转,其下的Y字形镜架亦可左右旋转。如是上下左右旋动,平面的明镜也就舞成了九龙护戏的立体大明珠。宝幢四面有波浪纹翻卷,其间刻有四首诗篇。其一述说宝幢的由来:上海玉佛禅寺百年古刹历劫不磨,乙未春日重修,殿宇矞丽辉煌,庄严焕然。住持真禅大法师立碑纪事爰赋三绝志盛云尔。其一赞誉玉佛禅刹:殿宇辉煌照沪滨,千秋古刹又逢春。神州玉佛多名宿,法相庄严此绝伦。《达摩祖师》画像菩提达摩东渡传法的故事广为后世者津津乐道,达摩的出现也使禅宗成为后世中华大地上最具生命力的佛学宗派,因此达摩又被奉为东土禅宗之初祖。艺术作品中的达摩形象大多是额头高广、双目炯然,络腮须、大耳环的梵僧形象。现供奉于玉佛禅寺玉佛殿内的这幅《达摩禅祖》画像,描绘的正是达摩祖师脚踏一根芦苇渡江的经典形象,此幅画像由知名画家王宏喜虔心所绘。“尘”书法作品此幅“尘”书法作品由书法家巢伟民沐手敬书,悬于玉佛禅寺玉佛殿内玉佛右侧,是为警醒瞻礼的信众“云何为尘”?佛教认为人心“亮如明镜,本来清净”,但因被种种情境染污恰如明镜蒙尘,只能照出污垢,而这些情境则被称作“尘”。若想恢复生命本有的本来清净面貌,唯有当下精进破妄显真才行!